被誉为晚清“海内三宝”的大盂鼎、大克鼎、毛公鼎,享誉海内外。其中大盂鼎收藏于北京, 大克鼎收藏于上海, 唯独“海内三宝”中的另外一宝毛公鼎,越过海峡,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管 阅读全文>>
大克鼎一般指西周大克鼎。 西周大克鼎,又称克鼎、膳夫克鼎,西周中期青铜器,于清朝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,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。西周大克鼎通高93.1厘米,口径75.6厘米,腹径74.9厘米,腹深43厘米,重201.5公斤。 阅读全文>>
散氏盘(San Family Plate),又称夨人盘,西周晚期青铜器,因铭文中有“散氏”字样而得名。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(今宝鸡市凤翔区)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盘高20.6公分,腹深9.8公分,口径54.6公分,底径41.4公分。圆形 ,浅腹,双附耳,高圈足。 阅读全文>>
大盂鼎铭文拓本,是吴大澂(清末金石学家、文字学家)题名并作长篇考释、补释的,有顾肇熙(清代官员、曾捐巨资办学)题跋 阅读全文>>
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,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。发现于唐初,共计十枚,高约三尺,径约二尺,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,共十首,计七百一十八字。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,故又称“猎碣”。 阅读全文>>
嗣子鼎是1959年河南安阳后冈圆形殉葬坑出土,同出者还有铜卣、铜爵等器。圆形、口沿二直耳,三蹄足。颈部饰兽面纹。为商代后期器物。器内铭文三行三十字,其中合文三。 阅读全文>>
甲骨文,是商代(公元前1400)的文字。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,故名甲骨文。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,故又名"契文""契刻"。文字的内容,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,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 阅读全文>>
1、将毛笔上的墨弄干,如果不想书写毛笔字的话,需要用毛笔轻按一下墨台,将上面的墨汁弄掉,这样才能更好清洗,也不会浪费墨水。 阅读全文>>
如何提高你的毛笔书法水平?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一、书写姿势 (一)坐书姿势 (二)立书姿势 二、执笔方法 (一) 笔杆垂直 笔正,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 阅读全文>>
篆刻十九美 篆刻讲究“分朱布白”,章法一般可分為布排印文、经营虚实、完善整体三个方面,通过佈局表现出来。印章佈局的多方面美感,直接决定了篆刻水準的高下,还 阅读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