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书坛“四大家”苏、黄、米、蔡,即苏轼,号东坡;黄庭坚,号山谷;米芾,字元章;蔡襄,字君谟。黄山谷有一首著名的诗,题为《跋杨凝式帖后》,诗曰:世人但学兰亭面,欲换凡骨无金丹。谁知洛阳杨风子,下笔便到乌丝栏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如今的书坛,什么人都能开播授课、立论评说。翻开网站全是书法视频、教程教学,冒出来那么多书法老师,甚至有人学了几天“田楷”就开始教人学书法了,还大言不惭地评论欧阳询哪个笔画没有写好,应该如何写……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元代书坛盟主赵孟頫的书法从元、明、清,直至今天,影响了近700年,世称“赵体”。但对于赵孟頫的书法历来毁誉不一。赞美他的人把他的书法说成完美无瑕,夸得跟朵鲜花似的;贬低他的人把他的书法斥责得体无完肤,只差往脸上砸臭鸡蛋了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爱好书法的朋友都知道《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》这本经典碑帖,它是学习行书的首选范本,已经风靡了一千三百多年。这是唐朝贞观十九年(645年),唐三藏在天竺求佛法十七年后,携佛经657部回到长安。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玄奘所译的经文,专门为其撰写的序文,即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。当时的太子李治还作了《述三藏圣记》。玄奘收到《序》和《记》后,分别给皇帝、太子写了谢表和谢启,李世民、李治又各作了答谢启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最近写关于草书的文章比较多,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只有草书可以有“圣”之称,而没有人说真圣、楷圣,也没有人说篆圣、隶圣?古圣先贤,都是在书法的某一领域中独占鳌头,立开创之功,成传世之德,可称为“圣”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在张怀瓘《书议》中,妍丽飘逸的王献之草书位列第三,他父亲王羲之位列第八,相差这么大,张怀瓘在文中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。文章引用了王献之对父亲说的一段话:“古之章草,未能宏逸,今穷伪略之理,极草纵之致,不若藁行之间,大人宜改体……”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最近看到中书协理事、当代著名书法家洪厚甜老师的一篇文章。文中主要谈了他学习楷书的一些经验和观点,其中有几点是这样说的:从楷书入手学习书法就是写字,不是艺术;从篆隶书开始学书法,才是书法艺术学习;没有写过篆隶书这一块的,那么就要补课;不是建立在篆隶书笔法基础上的楷书,都是做的无用功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富有想象的人,往往很自负。而自负易致迷雾,把意愿当作事实。张怀瓘就是这样的人,在书法上自以为是、自命不凡,曾自负自己的草书可以独步于天下数百年。一本正经的自我标榜,吹嘘夸耀,毫无古人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。从他这段书论已初见端倪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颜真卿,中国书法史上的重量级人物,“重”到什么程度?独创“颜体”开创新书风,流传千古,除了书圣王羲之,就得数他了!综观中国古代史,颜真卿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,“重”到什么程度?他是儒家忠君爱国、杀身成仁、高风亮节的典范,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的楷模!但就是这样的完美之人,却争议颇多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
《祭侄文稿》是颜真卿悼念侄子颜季明在“安史之乱”中被安禄山贼兵杀害的吊文。这是一篇书写的草稿,上面有很多处被删改涂抹。悲愤的情绪贯注于笔端,气势磅礴豪放,被后人誉为“天下第二行书”。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!
阅读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