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的书信手札非常精美。主要是:长风帖、初月帖、得示帖、二谢帖、寒切帖、何如奉橘帖、孔侍中帖、快雪时晴帖、妹至帖、哀祸帖、平安帖、丧乱帖、上虞帖、大道帖卷、误坠地贴、行穰帖、姨母帖、游目帖(蜀都帖)、雨后帖、远宦帖、旃罽胡桃帖、瞻近龙保帖 阅读全文>>
汉朝书家杨雄提出“书为心画”; 王羲之《笔势论》说:“夫欲学书之法,先干研墨,凝神静思,预想字形”。 这说明要在动笔写字前“预想字形”,先在心中建立字体结构的“印象意识”,做到“意在笔先”。 如何建立清晰的结构“印象意识”而不只是盲目临帖呢? 阅读全文>>
王慈(451—491) ,字伯宝,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。僧虔子。少与从弟俭共学书。善隶,行书。王慈草书运笔圆浑,含蕴凝重,然体态十分灵动,纵横姿肆,使人联想到王献之书作风格。书作有《栢酒帖》、《尊体安和帖》等存世。 谢凤子超宗诣慈,慈正学书,未即放笔 阅读全文>>
李隆基隶书《石台孝经》拓本,天宝四年(745)刻,18行,行55字。现藏西安碑林。 《石台孝经》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(公元745),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、注解并书写。李亨篆额。高620厘米,共4面,每面宽120厘米。书法工整,字迹清新,秀美多姿。此碑由四块黑色 阅读全文>>
释文: 前缺:若夫西城秘掖,北禁仙流,见白露之先降,悲红蕖之已秋。昔之菡)萏齐秀,芳敷竞发,君门闭兮九重,兵卫俨兮千列。绿叶青枝,缘沟覆池,映连旗以摇艳,辉长剑兮陆离。疏兮裂,交流兮相沃,四绕兮丹禁,三匝兮承明。晓而望之,若霓裳宛转朝玉京; 阅读全文>>
民谚有"未有羊城,先有光孝"。虞仲翔祠及碑则建于清代嘉庆十六年(1811)。虞翻字仲翔(164-233)三国吴时浙江余姚人。虞精于经学,因犯孙权,被谪戌广州,"虽处罪放,而讲学不倦,门徒常达数百人。"后孙权有所悔悟,下令如虞翻在世,给他人员及船只还都。如亡, 阅读全文>>
傅山(1607~1684年),字青竹、青主、侨黄等,别号甚多,尤以“朱衣道人”著名。山西阳曲人。清代著名学者、思想家、医学家、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傅山的书法在17世纪的中国书坛独树一帜,他于真、草、篆、隶无不擅长,并超时代地开创了清代碑学之先河。 他喜以篆 阅读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