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东汉少府若卢砖铭墓志的源流问题是墓志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,目前仍存在着不少分歧。墓志的起源经历了三个阶段,即墓砖墓石萌芽期、墓碑过渡期和方形墓志定型期。墓志在南北朝
东汉少府若卢砖铭
墓志的源流问题是墓志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,
目前仍存在着不少分歧。墓志的起源经历了三个阶段,
即墓砖墓石萌芽期、墓碑过渡期和方形墓志定型期。墓志在南北朝时期定型以后,一千多年来其形制赓续不变,影响深远,成为我国传统墓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墓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石刻形式,具有历史、考古、文献、民俗、艺术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。它不仅起源早,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,而且存世数量极大,仅唐代墓志已知的就有五千方以上,更遑论其它,何况直至今天仍不断有新的墓志出土面世,成为一座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宝库。关于墓志的记载和研究最早起于何时,未有定论,但南北朝刘勰《文心雕龙》中的《铭箴》篇和《诔碑》篇已经涉及到碑铭石刻的源流发展和文化作用,并提到蔡邕等人撰写墓碑铭文之事,当然,刘勰还没有明确提到墓志这个概念,不过可以证明对碑铭石刻的研究在南北朝时就已进入学者的视野。比较确定的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、金石学家赵明诚发金石学研究之滥觞,开始对墓志有相当的关注,他们分别所著的《集古录》、《金石录》两书收录、整理了一定数量的墓志,而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。